全球热点评!大片大多在演励志故事

2023-02-24 14:59:33    来源:铁剑帮帮主


(资料图)

所谓的大片,不过在演励志故事而已。

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,无论是好莱坞大片还是国产大片,大多都在展现励志故事。大片中的好人和坏人斗争,团队作战,都在展现作战的艰难,人物成长的艰难,还有道路的曲折,最终都会演变成为好人战胜了坏人,好的力量获得胜利,哪怕获得了暂时的胜利也是理所应当的。而坏人或恶势力一定会被打倒,也一定会被消灭。当然,这些只是理想化的展现,并非事实。事实上,好人和坏人的区分都很困难,就更别提好人和坏人的斗争了。好人没说自己是好人,坏人也没说自己是坏人,人们只能从他们说的话和做的事来判断好坏,却往往失之偏颇。

所谓的好人是不损人利己,还能帮助别人,认真干自己工作的人,当然这些工作有利于集体和国家,而坏人就是损人利己,自私自利,不认真干活,还经常作奸犯科的人,也包括十恶不赦之徒。但是,善与恶并非截然分开,有时候会相互转化。好人可能会变成坏人,也可能表面是个好人,私下里却是个坏人;坏人也可能转化为好人,也可能表面上是个坏人,私下里却是个好人。贪官表面上义正词严,要反腐倡廉,私下里却卖官鬻爵,贪腐严重;到犯罪分子巢穴做卧底的警察,看起来是个坏人,其实是个好人。在大片里展现的时候,并不会对角色进行简单化刻画,而是会把人物弄得复杂起来,却还是让人猜到了结尾。

人们喜欢励志故事,喜欢孤胆英雄。尤其是孤胆英雄从小人物开始做起,逐渐战胜困难,冲破重重险阻,成长为大人物,经历本身就够励志的,也容易鼓舞很多人,让看过影片的人振奋起来,而不至于萎靡不振。要是大片以大人物跌落神坛,并且混得猪狗不如为主要题材,就会让人们产生悲哀的情绪,不利于激发斗志,也不利于好心情的培养。毕竟,人们看电影要把主观自我投射进去,变成里面的主人公,或者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艰苦的磨炼,一起痛苦,一起愉悦,也就会有很大的感触。倘若故事平铺直叙,没有励志的成分,绿巨人被打死了,蜘蛛侠也被打死了,某个奋进中的国家被消灭了,人们还怎么提起精神?怎么奋斗拼搏呢?

或许,拍电影的人想多了,抑或许审核的人想多了。电影本身是一门艺术,来源于生活,高于生活,但不能对生活无限拔高,也不能夸张到离谱。虽然励志故事更能带动人,激发人的斗志,但励志本身很容易被人怀疑。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励志故事,以至于好莱坞的编剧实在编不下去了,就拿出了漫威英雄凑数。

从《空中监狱》到《肖申克的救赎》,再到《勇敢的心》,《飓风营救》、《疾速追杀》,题材很多,大多都是底层人物的崛起,是励志故事,让人们看到了磨难和曲折的历程,看到了付出的辛苦和艰难的选择,看到了流血牺牲,看到了孤胆英雄的形象,当然会感觉很好了。后来,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,题材屡屡撞车,只能搬出漫威英雄们来应付一阵子。从他们出身不凡开始叙述,大投资,大手笔,还要最终展现他们“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。”的信心,要让他们和人类同呼吸共命运,为了保护地球而献身。即便钢铁侠在漫威电影里死掉了,人们也并不会悲伤太久,而是会迅速转移情绪,转移到其他的漫威英雄身上去,而新的漫威英雄又出现了,逐渐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。

国内电影也是如此,从战争到搞笑,无一例外,都有励志故事的展现。从《战狼》到《十面埋伏》,从《长津湖》到《满江红》,都在展现励志的故事。当然,这样的励志故事比起漫威英雄的励志故事要好得多,也更让人觉得亲切。毕竟,入乡随俗,导演知道人们的心理,拿捏得比较到位,也就让人们产生亲切感了。励志的同时,人们感受到了大片的震撼。看到了大投资,大手笔的气魄。当然,大片大多都赚钱,不赚钱,资本也不会投入进去。

或许,大导演就像大作家一样,影响力巨大,下笔一定要慎重,不能误导公众,要给人们以勇气,以鼓舞,也就只能拍成励志片了。要是拍成了恶势力最终赢得了胜利的结果,既不符合意识形态的要求,也不会给观众带来什么好的观影效果。而事实上,确实有恶势力取得暂时胜利的时候,只不过在电影中展现得过于短暂,而好的一面展现得非常到位。当然,也有一些大片把恶势力弄得非常狡猾,最终却只用了一两分钟交代了他们的覆灭过程,就不是让观众很爽。毕竟,在观众的观影习惯里,恶势力一定会得到清算,而不能让他们猖狂太久。要是整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展现恶势力的猖狂,就等于“放毒”,而没有“禁毒”,恐怕审核关都难过。

电影不是生活,可以对生活进行改造。不过,不管励志故事如何曲折动人,人们看多了也就没兴趣了。只是,看电影的主力成了年轻人,他们并不经常看,只是买了票追赶大片,也就不会有什么审美疲劳产生了。或许,这是市场的胜利,而不是电影艺术的胜利吧。

标签: 孤胆英雄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 关闭

X 关闭